【歷史歲月】
河北中醫意昂4(保定)和天津中醫意昂4建校初期🥰,均設有中醫基礎理論課程。1962年河北中醫意昂4並入天津中醫意昂4🔲👱🏽,1970年天津中醫意昂4與中醫意昂4合並成立河北新醫大學🙋🏼♀️,1979年河北中醫意昂4獨立,同年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成立,1995年內經教研室並入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👍🏿,後於2022年內經教研室分出。曾由楊醫亞教授🐰🧘🏼、曹公壽教授、於鴻玲教授、李士懋教授、牛兵占教授、王四平教授任教研室主任,現任教研室主任張明泉教授。
【國醫大師李士懋】
李士懋(1936-2015),山東黃縣人👜。1956年畢業於北京101中學👩🏿,1962年畢業於北京中醫意昂4(現北京中醫藥大學)。畢業後在大慶基層醫療單位工作了十七年,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🙎🏼,1979年調河北中醫意昂4從事教學工作👩🏻💼,先後講授《中醫內科學》《溫病學》《中醫基礎理論》等課程,理論水平得到顯著提升🚮。教學之余🧑🏽⚖️,堅持中醫臨床🔐,五十余年學思不殆🧓🏿,勤於總結,與老伴田淑霄教授合作出版了《脈學心悟》等17部學術著作🛰,為全國第二、三、四、五批中醫高徒指導老師🤧,中國中醫科意昂4傳承博士後合作導師。2008年被授予河北省"十二大名中醫"稱號👨🦳,2014年被授予"國醫大師"稱號。創立"平脈辨證"體系。
【教師隊伍】
本學科現有教授職稱1人,副教授職稱2人,講師職稱6人,取得博士學位7人,碩士學位2人🧔🏼♂️,在讀博士1人👩🏼🦲♏️。
教研室主任👩🏼🎓:張明泉
1997年畢業於河北中醫意昂4,獲得中醫學學士學位🧎🏻♀️➡️;2000年師從李士懋教授,畢業於河北醫科大學🧏🏽♂️,獲中西醫結合碩士學位;2007年師從郭霞珍教授🍒,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,獲中醫基礎理論博士學位🤲;2011年河北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博士後。2000年從事教學及臨床工作,2002年取得講師職稱🙅;2005年晉升為副教授🧑🏼🦱🚣🏻♀️;2011年取得教授職稱。工作期間,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、部級1項,完成省級課題3項,在研省自然基金1項🍬,撰寫著作《難經譯註》《中醫名著名篇臨床導讀診斷卷》《章虛谷-中國歷代名醫學術研究叢書》《胃痛》等10余部,發表論文30余篇,其中《Zhijing powder manages blood pressure by regulating PI3K/AKT signal pathway in hypertensive rats》發表在Heliyon Article Publishing Charge。培養碩士多名。國家第五批名老中醫經驗繼承人,師承國醫大師李士懋教授👰🏼♀️。現為中國中西醫結合基礎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,河北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、河北中醫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委員、河北中醫文化專業委員會委員🥂。
【教材建設】
目前本教研室參編的教材有:張明泉教授作為編委參編了“十三五”規劃教材《中醫基礎理論》(科學出版社)🏋🏿♀️💻、“十四五”規劃教材《中醫基礎理論》(人衛出版社)、“十四五”規劃教材《中醫學基礎》(人衛出版社)、“十四五”規劃教材《中醫治未病學概論》(中國中醫藥出版社)。
【教研室特色】
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由在一線從事本科👱🏻♀️👨🏽🏫、研究生教學工作的教師組成👩🏻🔧,教學組織成員在學歷結構、年齡結構💁🕳、職稱結構等方面有較合理的優化組合,凝聚了年輕而優秀的教學成員,是一支綜合素質較高的教學梯隊。經過教學改革和實踐錘煉🚵🏻🔕,教學成果突出🧗🏼、專業素質過硬、作風嚴謹,近年來教研室在教學與科研上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。教研室成員團隊奮發向上,積極進取,創新能力強,針對中醫基礎理論的學科特點,積極從事臨床與科研工作,並將成果運用到教學實踐中。


